这里有没有彝族的小伙伴啊,我想问下彝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啊,还有彝族的饮食文化是什么

这里有没有彝族的小伙伴呐?我想了解下嘻嘻,彝族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啊,还有就是关于彝族的饮食文化,知道的详细说说呗,可好奇了

  • 提问者:爱旳信仰4556|
  • 城市:台湾 苗栗县|
  • 浏览次数:1788|
  • 提问时间:2019/7/2 11
分享 188金宝搏备用网址类别: 便民生活

188金宝搏备用网址业主采纳

2019/6/27 14:42

彝族的传统节日

1.花脸节:
花脸节流传于丘北县境内,于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历时3天。节日期间,凡彝家村寨男女青年均欢聚一堂,杀猪宰鸡,备办酒肉饭菜,先敬神灵,再以最好的酒肉请老人先吃,尔后众人才团团围坐,互相敬酒、吃肉。饭后,就到村头寨尾,用墨汁、锅烟灰互相抹脸,一直抹到满脸满身见黑,笑够累够方休。花脸节即由此得名。抹花脸,除男女青年互相对抹外,其余的人按年龄、论辈分也相互对抹,认为抹得越黑,抹的人越多,那一年才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节日期间,村民都不准劳动,不准春碓、推磨。

2.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的隆重节日,除富宁县木央一带白倮人外,境内各地彝族均隆重庆祝,以至传至汉族。据彝族太阳历说法,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太阳在运行轨道上最正的一天,正午时太阳射到人身上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把这天当做喜庆的日子。六月是稻谷抽穗、包谷扬花、各种作物接近成熟的季节,也是各种害虫危害庄稼的时候,所以在这个节日里要点燃火把除虫灭害,以保丰收。这天,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指定场地,斗牛、赛马、赛歌舞;晚上举着点燃的火把,男女互相追逐嬉戏,以表示亲切和吉祥,也表示用火烧去相互身上的邪魔。此外,举着火把巡绕住宅周围、田间地头以灭虫除害,然后成群的人们围在篝火旁尽情歌舞,通宵达旦。

各支系活动形式及含意有所不同。阿扎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下午至二十六日过2天半,除每天早晚献祖宗外,第1天祭“苍龙”,第2天献“房神”,第3天献“庄稼神”,有的还到地里献“雷神”,祈求保佑。节前每家都砍嫩松树,并楔A木楔晒干,制成火把,每天晚上献祖宗饭时都点燃。晚饭后青年男女汇集空场,耍火把、弹弦子、跳弦舞,精神抖擞。火把打碰声,愉快的欢笑声,使村寨一片欢腾。青年人兴致越来越高,深夜不散。献“房神”极严肃认真。在房后立祭台,由当家人祭献,献物有一小箩玉米,放1.65米麻布或白布、手镯、戒指;加1碗大米,放1个鸡蛋;箩前置1碗清水,3个酒杯。把16.5厘米长的3节松枝、杉松枝和麻栗树枝用红、白、绿、蓝、青5色布条扎好,同几根鸡毛插在墙上。桌上杀公鸡,桌下右边杀母鸡点血烧纸敬献。相传古时1对夫妇在火把节期间,为保护小孩,与暗中人房抓小孩的妖魔搏斗重伤致死,被敬为房神。后代尊崇感激,每逢火把节都要在他们遇难的房后杀鸡祭献。昨科则较简化,节日当天杀牛分吃。当晚煮糯米饭,按小孩个数煮鸡蛋,献在地上。家长提簸箕拍打念驱鬼词,后举火把用松香粒扑撒喷火驱鬼和蚊、蝇等。然后每个小孩分吃1个熟鸡蛋,表示1年内不生病,事事如意。近年为保护森林和防止火灾,耍火把已不再进行,其余活动大多如故。

3.草马节:
草马节流传于阿扎支系。阿扎十分敬重陪伴自己祖先寻路长途跋涉迁徙的役马,并祈求保护庄稼,每年旧历八月选属马或属鼠日过草马节。相邻村寨不选同一天,便于互相走亲串戚,相互祝贺节日。这天家家做草马,插上各色野花,打扮成五颜六色的骏马;用南瓜叶做成马箩,装灶灰和草籽。当晚杀鸡先献祖宗,并塞鸡肉和好菜进马嘴,吃晚饭前放到村西方草丛里。第二天将花草马摆在大路两侧,让众人参观评价,向优胜者学习。下午全村各户献过草马,男女老少都到郊外吃午饭,看谁家吃得好,客人多,得到好评和吉利话。饭后举行斗牛活动,评壮牛冠军,又是一番热闹场面。节日里本村男女和外来客自由玩耍,特别是夜间,唱曲子、吹竹笛、跳弦舞,热闹至深夜或次日凌晨始散。

4.二月八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日是巍山彝族人民的年节,节日隆重而热烈。各村寨都要举行活动,其中“栅大路”、“祭密枯”是共同的活动。这天,各村寨都要砍些树枝把进入村寨的各条路口封栅起来,不准外人进入村寨。祭密枯活动在本民族内举行,并且不准妇女参加。活动过程中,都说彝族话,不讲汉语。活动先是叫“地脉”接“密枯”,然后举行祭祀密枯活动,再由阿毕(彝族宗教人员)和童子以及青壮男人守密枯树三天三夜,而打歌是各村寨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

彝族人民为什么要在农历二月初八日这一天举行如此隆重、热烈的活动呢?传说过去巍山彝族村寨中有位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老人,名叫密枯,住在离寨子一里外的窝棚里。有一年二月初八的中午,青壮劳力都下地干活去了,寨子里只剩下一些妇女儿童和老人,密枯突然发现两只饿虎向寨子里扑来,老人、孩子危在旦夕。在千钧一发之际,密枯老人不顾自身的危险,口中一边大喊“孩子们快跑!”一边用随身带着的砍刀将路边的树枝、刺芭砍倒堆在路上栅封大路,拖延老虎进寨,在精疲力竭时,毫不犹豫地迎着老虎站在大青树下,将饿虎引向自己。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老虎被射杀死了,村里的人得救了,但密枯老人却倒在血泊中。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将密枯老人的尸骨葬在大青树下。此后,彝族人把大青树叫做“密枯树”,“密枯树”成为密枯老人的化身。彝族过“二月八”的习俗也就一代一代流传下来。2007年3月27日(农历二月初九),在巍山召开了“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文古籍第十二次协作会”,会议确定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为中华彝胞共同祭祀南诏大土主的主祭日。

5.密士节
密士是树神。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全村杀一头猪敬献树神。祈求树神降福消灾,保佑全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6.沙户比节
“沙户比”为巍山彝语,意为“尝新麦”,时间在农历四月中旬。节日这天,家家户户用新麦面和糯米舂糍耙,蘸蜂蜜敬祖,请亲戚朋友尝新,庆贺小春丰收。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带上糍耙等礼物回娘家探亲。

7.土皇节
土皇节时间为农历九月中下旬,巍山彝族选择不属于家人属相日的一天晚上举行送土皇仪式。这一天,人们要用灶灰从主房内屋到面房,再到圈房画线,院心交叉线为中点,再画圆,定四个角,形成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分别插上一枝松枝和栗树枝,中央则插三枝,点香敬茶、米、酒、盐等食物,并一手抱公鸡,一手敲犁头,口念“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已土,我家在某月某日敬献土皇”。然后杀一只鸡,在五个方向插上鸡尾毛,烧鸡尾毛绕五个方位,待鸡肉煮熟后再敬献一次,全家叩首,念“送土皇,保安康,保田地,保地基”的吉利。最后把所有的树枝和香火送到房后路边,然后全家聚餐。

8.咱喝戏节
“咱喝戏”巍山彝语为尝新米饭,时间在每年农历十月的一天。这一天,人们把收获的新谷舂成谷米,叫回出嫁的女儿和上门去的儿子以及亲友,杀鸡尝新米饭。尝新米饭时要先祭祖,再敬老人。吃饭时,由一位年长的老人致词“咱喝戏,戏欧戏,迟尼汗麦万,纳海去以麦多啦”。意为尝新米,尝呀尝,今年丰收了,祈盼明年更丰收。有的彝村还把新米舂成各种花样的饵块,着上色,分送给亲朋好友和村中的老人品尝。

彝族的饮食文化

彝族由于居住环境的原因,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俗,动物类食物主要有猪、羊、牛、鸡、昆虫;植物类食物主要以野生菌类、植物花、叶为主,主食有大米、包谷、小麦、洋芋、荞等。制作方法有烧、炸、蒸、煮、腌、舂、剁等。饮品主要有小灶米酒,火罐酒、茶,南瓜、芭蕉、荞等均能制成甜酒。

彝族的食谱有很多,如羊八碗、炒核桃花、干炸芭蕉心、荞粑粑、泡椿、玉米饭、凉拌芭蕉、猪肉煮伏苓、水芹菜、凉拌树花、豆腐肠、鱼心草、煮野山药、菌类、蛙类、凉拌青剌头、凉拌罗汉松枝头、炒皂角牙等等。

一直没有长大头像
一直没有长大
回答数:153 | 被采纳数:13
0
0
其他3条回答
123木头人头像
123木头人
(江西省 九江市)
2019/6/24 16:22

彝族是中国的第六大少时民族,彝族人民能歌善舞,不管是哪方面,都充满民族特色真实别有一番风味啊。彝族具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其中火把节就非常具有特色,是彝族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盛大的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彝族人民会举行篝火晚会,人们挑着火把围成圈载歌载舞,好不热闹,有些地区还会有摔跤拔河 赛马 竞技等各种热烈的活动,贤惠的彝族妇女还会为往来的游客们准备热乎乎的汤圆。除此之外还有赛装节,是在农历正月十五这天,彝族女孩子们会穿上自己精心准备的衣服,进行表演。

0
0
service001头像
service001
(贵州省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019/6/27 14:42

彝族的风俗禁忌

忌戏耍动头;众人面前说脏话;彝族家有病人时忌说死伤之类的话;忌说“杀年猪”,而要说“抓年猪”或“拿年猪”;忌对婴儿用“胖”、“漂亮”、“重”之类的赞词;忌夜间吹哨;忌拿灵长动物(熊、狗、猴、猫等)肉进屋,也忌食其肉;不论男女,忌跨火塘。

禁妇女跨越男人;忌婚丧嫁娶日宰杀山羊;忌以苦蒿杆做筷子及打人;忌从客位方烧荞粑;火烧荞麦粑从炎塘里拿出时,忌马上翻动及用棍棒穿通;禁食马、骡、狗、猴、乌鸦、蛇、蛙肉;忌作客不留肉;忌将饭端给主人;忌把锄头和斧子放在一起;忌在屋内将锄或斧子找于肩上;有孕之妇忌给新娘梳头,也忌给新娘缝嫁装。

彝区禁忌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上楼,如违反,家中要举行“晓补”咒仪,驱除秽气和不吉;禁忌外人、哥哥、爸爸、叔叔、叔伯兄弟、媳妇到以右上侧锅庄石为界的主人位“尼木得”处。过去如有违反,媳妇退回娘家。

娘家要退聘金并赔偿失礼金;父、兄、叔等则要打酒给主人赔礼。新房落成后迁入时,忌男主人走在前,否则不利家中人丁发展。云南巍山彝区则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说粗话;禁带棍棒、绳索、刀枪等器机械进堂屋和厨房。

0
0
小米家装头像
小米家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克拉玛依市)
2019/6/27 14:42

彝族的婚礼习俗

1.订婚
订婚在彝语里叫“吾让木”,在订婚当天彝族同伴要大肆宴请,杀猪宰羊、抹锅烟、泼水等等,当男方一众亲朋好友快要到了的时候,女方家要喊来邻里的女性,藏好水然后在手上抹好锅烟,等待男方到来。等男方到达,一众女性蜂拥而出,向他们泼水抹烟灰,激励他们勇往直前,冲破层层防线才能成功娶到媳妇!

一阵大闹结束以后就要给客人们敬酒敬肉了,主人双手奉上客人也要双手来接,但是只能把酒喝光,不能把肉吃光,因为能喝酒说明是好汉,能吃肉说明是狗熊。喝酒吃肉完毕以后,男方就要把彩礼放在木盘中,彝族人喜欢“九”这个数字,所以金额一般都是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结婚的日子也要在定亲当天决定,一般是由男方决定就可以,女方不参与。

2.婚前
彝族的女孩在结婚之前都是要禁食的,吃的越少越好,一般一天只吃两个鸡蛋和很少的水,结婚当天还要禁水。因为彝族的风俗中认为,新娘禁食坚持的越久,坚持的时间越长,说明新娘越有毅力。此外,婚前女孩子要变表现出伤心的样子,以表达自己的不舍,提到即将出嫁能够哭出来最好,如果提到结婚就显得十分开心愉悦而且没有很好的禁食的话,会遭到别人的嘲笑。

3.接亲
在接亲当天,新娘由一位多子多孙的妇女为新娘梳妆打扮,,鸡鸣时新娘在众人的簇拥下到门口的果树下坐着等待,新娘的朋友们准备好树条和水,等到接亲队伍到达的时候给对方一顿痛打,接亲队伍中派出一位男性出来“挨打”,打不还手骂不还手,委曲求全中要想方设法的摸到新娘头上的彩罩,摸到了新娘的彩罩新娘就算是婆家的人了。

4.抢亲
在女方送亲的路上,男方还要安排一出“抢亲”,当然这是表演成分的,寓意着热闹、喜庆、祥和,男方家在半路假装抢亲的时候,女方家人要象征性的进行反抗,这个时候抢亲也算是一种交接仪式,是对女方的尊敬也是一种流传了几百年的彝族特殊的婚礼仪式。

0
0

便民生活的学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