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蛮喜欢吃酸的,感觉放点醋什么的会更好吃,所以吃面条、炒年糕什么的时候都会稍微放点醋,但我突然想到个问题,就是醋吃多了会怎么样,对身体有害吗?
醋吃多了对人体是有害的:
1.食醋有益,但食醋过量和干脆大量喝醋对人体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大量喝醋不但会引起胃脘嘈杂泛酸,还会影响筋骨的正常功能。即中医所说的“醋伤筋”。从醋的化学成份分析,其主要成分是醋酸、不挥发酸、氨基酸、糖等。
2.当大量喝醋时,大量的醋进入人体,将改变胃液的PH值,对胃粘膜造成损伤。身体健康者大量食醋可引起胃痛、恶心、呕吐,甚至引发急性胃炎;而胃炎患者大量食醋使胃病症状加重,有溃疡的人可诱使溃疡发作。同时,由于醋酸的大量吸收还将会影响整个人体的酸碱平衡。
空腹者不宜吃醋
不论你的胃肠多强健,都不适合在空腹时喝醋,免得刺激分泌过多胃酸,伤害胃壁。在餐与餐之间,或饭后一小时再喝醋,比较不刺激胃肠,顺道帮助消化。
骨折的人避免吃醋
在骨折治疗和康复期间的人应避免吃醋。醋由于能软化骨骼和脱钙,破坏钙元素在人体内的动态平衡,会促发和加重骨质疏松症,使受伤肢体酸软、疼痛加剧,骨折迟迟不能愈合。
对醋过敏者及低血压者忌用
食醋会导致这类人身体出现过敏而发生皮疹、瘙痒、水肿、哮喘等症状。另外,患低血压的病人食醋会导致血压降低而出现头痛头昏、全身疲软等不良反应。
适量吃醋有这些好处:
增进食欲
炒菜时放少量食醋,可增加菜肴的鲜、甜、香等味道,不仅使菜脆嫩可口,祛除腥味,还能很好地保护莱肴的营养成分。食醋可以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兴奋大脑神经中枢,帮助食物的消化吸收,促进食欲,消食化积。
提高菜肴营养价值
醋除了含有醋酸以外,还含有乳酸、葡萄糖酸、琥珀酸、氨基酸、维生素B、钙、磷、铁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它能减少烹饪原料中维生素C的损失,促进食物中钙、铁、磷等矿物成分的溶解,提高菜肴的营养价值
醋能降脂
食醋中的尼克酸能促使胆固醇经肠道随粪便排泄,使血浆和组织中胆固醇含量减少;其中的维生素C也有促进胆固醇排出的效果。另外,醋中所含的氨基酸除了可使人体内过多的脂肪转变为体能消耗外,还可使摄入的糖与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顺利进行。
吃面条的6个注意事项:
面条最适合中午吃
面条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且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面条煮熟后变成400克。因此能产生较强的饱腹感,此外,面条能够刺激人的思维活动,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需要一种碳水化合物占50%的食品。面条就是这种有益的原料,硬质小麦含有B族维生素,它们对脑细胞有刺激作用。 所以中午吃一碗营养搭配合理的面条是不错的选择。而早上一般应该吃些蛋白含量较高的食品,晚上吃面则不利于消化吸收。中午吃面才符合中国俗语说的“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
面条到底发胖吗?
每150克煮熟的面条含有1克脂肪、7克蛋白质、40克碳水化合物,热量是180千卡,相对于一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来说,它不是脂肪性食物,但它特别能给人饱腹感。因为许多研究表明,缓慢发挥作用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增加饱腹感, 所以,每天摄入适当量的面条并不会有发胖的风险。
越筋道的面越营养
由于小麦粉的不一样,制作出来的面条的口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吃起来比较筋道的面含有的蛋白质会更多,更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当然,制作工艺也会导致面条口感的差异。比如,北方的面为了使面更筋道,会加一些盐来“醒面”,刘方成表示,加些盐来促进面的筋道,并不会破坏面的营养,所以不必担心。
面适合温乎乎的吃
面的吃法丰富多样,有过水凉面,也有温度极高的油泼面,但孙孟里建议,不应为了贪图凉爽和刺激吃过凉或过热的面。太热的面对食道会有损伤,太凉则不利于消化吸收,大部分时间,吃碗温乎乎的面最合适。
原汤化原食
传统饮食中有“原汤化原食”的说法。人们在吃完面、水饺或元宵后,都要喝点原汤。从营养学的观点来看是有一定道理的。煮淀粉类食物时,其表面的淀粉会散落到汤中,当加热到100摄氏度时,淀粉颗粒会分解成糊精,能帮助消化食物。而且面汤中含有消化酶,在煮的过程中不会被破坏,也可帮助消化食物。所以喝原汤可以帮助减少积食。
吃面也要看体质
吃面不能受习惯影响,在北京就吃炸酱面,在四川就吃担担面,而是要根据季节、体质的不同来吃面,才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保证健康。
我也蛮喜欢吃醋的,只要带点汤水的东西,都喜欢放点醋,像是面条,火锅蘸料这些,感觉味道会更好,适当吃醋是有很多好处的,比如说可以增强食欲,促进消化,还能软化血管等等,不过得适量,要是吃的过多的话对人体反而有害,醋本就是酸的,过量摄入会导致胃里的胃酸过多,也就是说酸性变强,那么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引起胃部疾病,还有是影响骨骼的生长,尤其是青少年和老年人,不要大量吃醋,会导致骨质疏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