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印度人简直是太喜欢吃咖喱了,之前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去到了印度旅游。在那边的餐厅里,不管是大街小巷大店小店,满满当当的全都是各种咖喱制品的食物。整个印度感觉都笼罩在咖喱里面,为什么他们那么喜欢吃咖喱?
印度人为什么如此爱吃咖喱?
发源传承
咖哩起源于印度。“咖喱”一词来源于泰米尔语,是“许多的香料加在一起煮”的意思。印度民间传说咖哩是佛祖释迦牟尼所创,由于咖哩的辛辣与香味可以帮助遮掩羊肉的腥骚,此举即为用以帮助不吃猪肉与牛肉的印度人。在泰米尔语中,“Kali”是“酱”的意思。早期印度被蒙古人所建立的莫卧儿帝国梦龙所统治过,其间从波斯(现今的伊朗)带来的饮食习惯,从而影响印度人的烹调风格直到现今。
地理气候
印度位于南亚地区,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天时有较明显的季风,冬天则较无明显的季风。可谓终年闷热、气候潮湿。气温高,人就没有食欲,恰恰咖喱能起到促进胃酸分泌,令人胃口大增的效果,所以在炎热的天气里,食物中加入咖喱在是必不可少的。
抵御感冒
英国一名流行病学专家称咖喱食品可以抵御感冒。他解释说,辛辣的食物能够增加病人“鼻腔黏液的分泌量”,而黏液越多,病人就越容易康复。
与此同时,用以调制咖喱的土茴香和辣椒有助缓解呼吸道不适,其他配料如大蒜和洋葱则具有杀菌功能。这位专家的临床研究表明,咖喱比传统治疗感冒的方法有效得多,伤风感冒的人吃过咖喱食品之后,病情都很快得以缓解。
对于咖喱这种药用价值,其实印度人早已熟知。一位印度记者开玩笑地说:“我们得了感冒不用买药,一吃咖喱就好。”一位印度医生也说,流感很难在印度流行,就是因为人们天天吃咖喱,把流感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饮食文化
印度作为文明古国,饮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或许就跟我们一样,大部分的中国人认为中餐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一日三餐都是吃这地地道道的中餐,西方人每天则吃着面包,而印度人就每天吃着咖喱,这不仅仅只是习惯,这还是每个国家饮食文化的不同,或许这就是印度人离不开咖喱的原因吧,因为他们认为咖喱是最美味的食物。
印度有什么好吃的
水普理(Pani puri)
水普理是印度东部和北部常见的街头小吃,在油炸的空心球中塞满香水蘸(一种风味的水的混合物)、洋葱、鹰嘴豆、罗望子蔬果酸甜酱印度辛呛味道的香料粉、辣椒和土豆等配料,最好的方法是大口吃掉一整个。
南亚香料煮蔬菜(Chaat)
南亚香料煮蔬菜是一个统称,指的是在整个印度街头食品摊档出现的咸味小吃。 虽然有很多不同种类的香料煮蔬菜,但它们传统的特点是食材中一定含有炸面包、土豆煨辣椒,酸奶,鹰嘴豆,罗望子酱,姜以及大量的香料。
印度蒸米糕(Idli)
印度蒸米糕,是一种由水稻奶油面糊和发酵的黑扁豆蒸出来的香喷喷的蛋糕,是南印度人民普遍的早餐食物。 圆盘两侧放着温暖的水鹿和酸辣酱蘸料,方便蘸食。
烤馕(Naan)
烤馕在印度无处不在,这个形状类似泡沫的大饼是配食咖喱、 酱料等的理想食物。
馍馍
虽然这些类似饺子的食物原产于西藏和尼泊尔,但馍馍在印度东北部却备受喜爱。传统馍馍的做法是包肉馅,肉馅可以是猪肉、鸡肉和羊肉任何一种。但现代馅料的做法更多的是用芝士或切碎的蔬菜,如卷心菜。
去印度旅游注意事项
1、饮食:印度禁止在公共场合喝酒,在一般的小商店和饭馆也很少可以买到酒,在免税范围内,旅客尽可由国外携入。
2、风俗习惯:在参观当地的寺庙时,不管男女都因穿着得体,在踏进寺庙之时,一定要脱下鞋子,这是表示对神的尊重。
3、每年的10—次年的3月,是印度旅游的最佳时节。
4、语言:印度共有17种语言,844种方言,印地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全国通用。
5、货币:印度的钱是卢比,1美元约等于44卢比,在各大城市和旅游景点兑换货币都非常方便。禁止带入或带出印度货币,外币入境数额不受限制,但必须在入关时如实申报。
6、电压:交流电电压220伏,电频50赫兹。墙上插座有的地方为两项插座,有的地方为三项插座,均为圆柱型插头,请准备好换转器。
7、小费:在高级的饭店需要交7%的奢侈税,一般的饭店里都加了10%的服务费,所以不需要另外付小费。搭乘计程车时通常多加车资的10%服务费,但并不是非给不可。
8、时差:中国比印度快2.5小时。
9、印度的太阳辐射非常强,到此旅游的旅客要注意做好防晒措施,像防晒霜、太阳镜、太阳伞等都是必备。
10、在印度不要随便施舍,因为一旦你给类一个乞丐,立刻会有很多乞丐群涌过来,到时想要脱身就麻烦了。
感觉印度那边也没有什么美食吧,因为听的最多的就是咖喱,咖喱是起源于印度的,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食物中也会运用到咖喱芝士咖喱的品种,有稍许的区别。这说明印度人那么喜欢吃咖喱,其中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天气。因为印度是处于热带季风气候,那边满是沙漠。一年四季都是闷热潮湿的环境,而咖喱则可以促使消化,使人有很好的胃口。印度人觉得咖喱是治疗感冒的良药,只要感觉自己有感冒的症状,吃点咖喱就会变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