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众多的专业简直是挑花了眼,其中包含了一些比较热门的如医学类、教育学类、计算机类,也包含了一些对家长和学生来说较为生僻冷门的专业如日语、德语等。因为实在是对大多数专业不太了解,所以想请问各位大神,到底那些专业是就业比较有优势,相关专业从事人员比较缺失的呢?在线求解!
这些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应该都很不错: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现状:虽然现在的计算机行业大不如以前,但这完全不影响该专业的报考率。
就业分析:计算机专业方向的就业率还是挺广的,就业的关键在于质量。质量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学校的教学水平,二是学生的兴趣和努力。
现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分出了很多方向,比如后面提到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新兴专业,对于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会有一些影响。比如北师大今年就整个取消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改为人工智能学院。
但整体来说,计算机方向毕业后的就业率是可以保证的,薪资普遍是非常高,根据麦可思(MyCos)全国调查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从事的10个高薪职业中前7的职业,本科专业都含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推荐院校:清华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2 小语种
现状:目前形势大好
在过去的五年里,英语专业是很吃香的。也是当时的热门专业,很多人冲着热度报考了该专业,正因为报考人数多,各大高校也一直在扩招专业人数。造成了市场人数的饱和。英语专业吃香程度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反而小语种专业如今很吃香。
据统计,2018年全国小语种专业合计的招生计划人数超过5万人次。外语类专业在全国本科招生计划人数中占比1.6%,从高考计划人数的角度就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对于外语类人才的需求。
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培养高端外语人才以及深入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的人才,学校从2016年起针对“一带一路”的外语专业实施综合评价招生。
就业分析:近些年中国一直与外国建交不断,并不断与其它国家开始经济贸易往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小语种计划人数明显增加。
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培养高端外语人才,针对“一带一路”外语专业实施综合评价招生,在录取阶段依据考生的高考和外国语言文化能力测试两方面的成绩录取考生。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首次纳入综合评价招生的新专业或者新的专业方向。开设复合法学特色班,还有与新华社协同培养的多语种国际传播实验班,就业率直达百分之分。
同时2018年全国的招生计划中还新增了尼泊尔语、僧伽罗语和保加利亚语等18个本科冷门小语种专业。从近年的高考招生计划变动就可以看出我国对于“一带一路”方针的外语类人才储备的重视。未来就业形势也比较明朗,偏重于国际商贸和会议的同传、笔译、文案翻译。
推荐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黑龙江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3人工智能
日前,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简称《计划》),要求推进“新工科”建设,重视人工智能与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到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呼声极高的人工智能专业被列入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建设资格。如果对于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自己心仪学校有没有进榜哦。
就业分析: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非常短缺,未来的需求量也非常大。而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的薪资也是非常非常非常高的,深圳人工智能工程师月均薪高达25220元。
4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2019年,教育部批准25所高校设置“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与去年批准增设此专业的5所高校一起,全国设置“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的高校达30所。
就业分析:“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市场需求大,就业形势好,收入高。相比财经类的热门专业如“会计学”“金融学”不逊色。
推荐院校: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5机器人工程专业
机器人技术融电器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装备,集机械、电子、控制、计